(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记者阮晓畅/文、摄)6月28日下午,《财务成本管理》教学研讨会在管理学院116教室举行,本次研讨会由财务金融系教学主任吴晓兰老师主持,吴文莉副教授主讲。财务金融系龚朴教授、薛明皋教授、王向阳副教授、王诗才副教授、何旭彪副教授、楚鹰老师、刘高峡老师及杨萍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,就《财务成本管理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进行讨论。
主讲人吴文莉
吴文莉介绍道,在32学时的时间里,该课程主要是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的内容进行讲授,了解企业在短期的成本决策。其中,成本会计部分的成本核算是整门课程的基础。在进行料、工、费的核算后,企业经理人如何进行定价呢?吴文莉由此引出成本习性的概念,并通过呈现不同的管理情景,对经理人如何做出决策做出课程演示。而在当前产品订单批次小、更迭快、很多产品无法获取盈利的情况下,企业经理人如何从企业战略的层面进行决策呢?战略成本管理这一概念由此引出。吴文莉介绍道,在会计上,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解决的。管理会计部分主要介绍执行和控制,强调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的全过程。吴文莉表示,由于该部分和管理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,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她更注重结合具体的管理情景引导学生分析。
研讨会现场
此外,案例分析和小组展示也是该课程的一大特色。除了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部分进行案例分析外,吴文莉还新增加了综合性的结课案例分析,强调学生知识基础的巩固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。最后,吴文莉谈到了有关课程交叉内容、课时约束紧、学生课后学习的组织与评价方式、均衡理论学习与案例教学这几个方面的困惑,希望与现场老师进行交流。
对此,龚朴给出了三点建议:一、要在框架体系上明确课程的动机和目的;二、要体现逻辑,展现内容之间的关联性;三、要围绕该逻辑框架,指明重点和难点。王诗才则从内容详略和分配上分享自己的看法:以作业成本法为例,由于它在中国难以实施,在课程中便可以少讲,而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诸如预算、预算评价控制等内容。薛明皋认为,要明确章节间的框架和逻辑,并且首先就对其进行明确的介绍。王向阳谈道,限于课时的约束,在教学中一定要将最核心的框架和知识讲明白,并不用拘泥于某一细节或内容,避免导致学生接受到碎片化的知识,而无法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。
最后,各位老师还就课程及概念交叉性、课程前后安排等进行了进一步深入交流。至此,《财务成本管理》教学研讨会圆满结束。